采语生活指南
导航d

泥鳅的养殖技术——繁殖技术

发布时间:2020-10-08 09:50:49 | 作者:李小婀

  开展泥鳅的人工养殖,苗种的来源是养殖的关键。在春季至秋季之间,可以从稻田、沟渠等捕捞,也可以进行人工繁殖。每年的4-8月为泥鳅产卵期,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盛产期。

(一)雌雄鳅的区别
  无论是人工养鳅,还是自然生长,成熟的雌鳅个体均稍大于雄鳅。
(二)泥鳅的自然繁殖
  利用泥鳅的自繁特性,最好的方式是利用稻田进行,选择一块0.2亩左右的保水田,按1:3的雌雄比例,选取体格健壮的雌雄鱼投人稻田,并利用稻田进行养殖。或在池塘设置网箱,大约占水面2米2,将泥鳅按雌雄1:3的比例选放,并在水面上放置水葫芦等作鱼巢。一般在清晨产卵,一次产100一300粒,分多次产完。每尾可产500粒左右,鳅卵有微弱粘性,产完后常会跌人网底,因此,利用网箱作为产卵箱,在亲鳅产卵后应及时将其捞起,以防吞食受精卵。受精卵在25℃时经40小时可孵出苗,孵化后第三天体色变黑,并开始向外界摄食。
(三)人工催产
1.亲鳅的选择
  在水温升至25℃时,可适时对亲鳅进行人工催产。泥鳅在2龄以上才能达到性成熟,选择作为亲鳅的个体以3龄为好,同时要求体格健壮、无伤无病、个体大,这样的个体怀卵量大。体长在10厘米以上,体重在20克以上的雌鳅,在每年3月中旬,性腺发育成熟,腹部胀大,从背部向下看能见到灰白色肚皮;雄鳅体长超过8厘米,体重在12克以上的个体,在养殖池中,如发现有雄鱼追逐雌鱼的行为,或有雄鱼不断地用嘴吸吻雌鱼腹部或头部,均可表明此时的亲鳅已达到性成熟,可捞起进行人工催产。
2.催产
  人工催产泥鳅,多采用鲤脑垂体和绒毛膜促性腺素作为催产药物配合使用。每尾雌鱼用脑垂体半个或注射100一200国际单位药液0.2毫升。注射时,用小研钵盛放脑垂体,先加人少量生理盐水把垂体研成糊状,再加人少量生理盐水,待其沉淀后取出上层清液,即可进行注射,雌鱼每尾注射0.2毫升,,雄鱼减半。水温在25℃时,效应时间为15小时,温度越高,效应时间越短。鳅鱼一般在胸鳍基部进行注射。注射后按雌雄比例1:2或1:3放人预先准备好的桶或缸中,或使用40目的小网箱制作孵化箱,在桶、缸或网箱中,放置水葫芦或水草作为鱼巢,待产卵后及时将亲鳅捞出,以防亲鳅吞食鱼卵。
3.孵化
  产卵后把受精卵留在原池孵化或收集至孵化池进行集中孵化。孵化用水要求干净清洁,水深保持在10一15厘米。流水、静水均可进行孵化。有条件的养殖户,最好采用微流水。泥鳅受精卵微粘性,易从鱼巢中脱落,在孵化过程中,应避免孵化用水过大波动,每升水放受精卵500粒。受精卵的孵化水温为20一2890 ,孵化率一般都在90%以上。水温在25℃时,孵化时间约为40小时,水温在28℃时,孵化时间约30小时。总之,水温越高,孵化所需时间越短。
4.苗种培育
  刚出膜的鱼苗沉于水底,孵后第三天,幼鳅的卵黄囊消失,开始对外摄食。此时可移人培育池进行培育。培育水位保持在20厘米左右,每平方米水体放2 000一4 000尾幼苗。在幼苗期以投喂水生浮游动物为主 (如红虫等),亦可投喂熟蛋黄、奶粉和其他粉末状配合饲料,每天投喂3一4次,每次投喂量以1小时吃完为宜。以4日龄计,每10万尾鳅苗投喂1个熟蛋黄。随着个体长大,可改喂豆浆,每天喂3次,投喂量以每亩泼洒2.5一3千克。当鳅苗长至1厘米后进人种苗池培育。
5.仔苗培育
  仔苗培育池以30米2左右为宜,高0.5米,水深0.4米。池可建在地面上或深入地下,地下泥池应夯实池壁以防渗水。设置进出水口,并安装防逃网。放种前应消毒好池水。待毒性消失后放种。在培育初期可投喂大型水生浮游生物,稍后可投喂黄豆浆与鼓皮等植物性饲料。每天定时定量投喂3次,投喂量要充足。放养量为每平方米投放40克以下,采用微流水养殖可适当增大密度。在养殖过程中,最好采用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相结合的方式,其中动物性饲料占60%,植物性饲料占40%。随着水温的上升,鳅体的生长速度加快,可适当提高动物性饲料的比例,每天投喂量为鳅体重的2%一5%

关注 生活小指南

生活常识,复制
Sammy955520

上一篇:泥鳅的生态习性, 泥鳅图片

r下一篇

下一篇:泥鳅养殖技术,三种泥鳅养殖的技术

r相关推荐

pu TOP


Loading...